评标远程合作,智慧跨域共享 ——招标投标跨区域协同发展“智慧枢纽”
评标远程合作,智慧跨域共享
兰州市公共资源交易-万利游戏
兰州市认真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》相关要求,积极推动大市场建设与优化营商环境有机融合,以“数字赋能、协同共享”为导向,充分运用公共资源交易“全省一张网”建设成果,积极发挥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联盟”协调作用,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,促进不同地区评标专家交流合作,防范专家被围猎风险,降低交易成本和人为干扰因素,有效保障评标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。
一、筑牢技术底座,固化异地评标长效机制
充分运用云计算、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建设“网络通、数据通、业务通”的全流程数字化交易平台,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与快速传递,为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提供技术支撑。同时,立足市情实际,研究制定《兰州市公共资源交易远程异地评标实施细则(试行)》,对招标投标项目远程交易预约、评标主场客场安排、远程交易资料归集等方面进行规范,在实操层面作出制度安排。实现远程异地评标从“试点探索”到“长效运行”的全面升级,有力破解评标专家“本地圈”、“熟面孔”等问题。
二、强化区域协同,贡献兰州交易硬核力量
主动融入全省远程异地评标“一张网”,结合全省远程异地评标调度系统特点,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资源集聚力与服务辐射力,完善跨区域评标客场服务体系,构建全省远程异地评标协同网络核心节点,为省级及其他市州评标主场提供全流程保障、全要素支撑。同时,基于政务云专网,搭建专用通信链路,部署边缘计算节点优化数据传输,实现与主场端低延迟音视频交互,稳定带宽下音视频流零卡顿,高清画面实时回传,为评标主场提供高水平的客场支持。
三、集聚智力资源,打造项目评标最强大脑
坚持“开放共享、协同发展”理念,以远程异地评标需求为纽带,与西安、济南等地共同发起成立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公共资源交易跨区域合作联盟”,扩圈强链实现从“22城首发”到“94地联动”的升级,构建起省际资源协同新生态,形成“广覆盖、深协同、智能化”的跨区域评标智力网络,实现从“城市一地评标”到“全国智力调度”的跨越,打造覆盖多区域、多领域“跨域专家资源池”,为重大项目评标储备充沛的智力支持。
2025年以来,兰州市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正在持续推进,远程异地评标率从1.73%提升至66%。配合省级及其他市州评标主场171场次,为张掖黑河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、白银中央财政“三北”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等省内重点项目评标贡献兰州智慧。在此基础上,不断加深与联盟内成员协同合作,先后与西安、贵阳等地开展跨省域远程评标,实现了评标专家资源从“市级小循环”到“跨省大流通”的跃升,为重大项目评标注入全域智慧动能,打开了“南北呼应、东西联动”的跨区域合作新格局。